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九游官网网页版

九游九游官网网页版官网网页版首页 >> 基础教育

“一纸文凭”究竟价值几许?——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撰稿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6-12-19 浏览量:4434

张青根  沈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武汉 430074)

摘要: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文凭效应”测度法对人力资本理论
与筛选理论进行检验,分别度量出我国个人教育收益中的生产性成分和信息成分。研究发现:第一,我国个人教育收益主要来自信息而不是生产性成分,本研究支持了筛选理论;第二,文凭效应存在学校类型差异,由大到小依次是:普通本科、成人本科、普通专科、成人专科;第三,文凭效应存在学科差异,最大差异发生在专科中的经管类和本科中的理工类;第四,本科教育中存在明显的名牌效应,教育质量越高,文凭效应越大。

关键词:文凭效应;信息成分;生产性成分;教育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效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可用于教育投资的家庭预算约束日益宽松。同时,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政策也增加了人们可利用的受教育机会,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需求。如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规模发生高速扩张。但同时,据数据显示,我国“高考”弃考人数在2009年为84万,2014年超过100万,除去其中20%左右的人选择出国深造,剩下将近80%的人选择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其中农村家庭孩子占了多数。那么,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纸文凭”究竟能给个人带来多大价值?这“一纸文凭”的“色彩”与“厚薄”是否存在着效应上的差异?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1. 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与具体的职业类型、部门特征或者文化制度相关,并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关系。

2. 不同学校类型下的文凭效应表现并不一致。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受教育者的筛选强度不同,普通本科的强度最高,成人专科的强度最低。

3. 不同学科下的文凭效应并不相同。这同样可以用筛选理论进行解释。

4. 我国本科教育中存在明显的名牌效应。

上述研究发现为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发展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方向。首先,我国每年在高等教育中投入大量的经费以期增加国家的人力资本储备,提高国民劳动生产率,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其次,教育筛选功能有效帮助社会进行人才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育信号系统必须可信;最后,本研究结果为高等教育投资选择提供了决策参考。一方面,对于那些选择“弃考就业”的个人而言,教育文凭依然具有价值,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个人能力信息,成为个人未来就业和发展的“敲门砖”,给其带来额外的收益。另一方面,政府层面应该尽快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帮助那些贫困农村高中毕业生(尤其是高能力学生)解决“因贫弃考”问题,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让他们有机会向社会发送出个人的高能力信息,获取劳动力市场上雇主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3期

手机扫码分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