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九游官网网页版

九游九游官网网页版官网网页版首页 >> 研究成果

指向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一个中国建构的框架

撰稿人:夏雪梅 日期:2022-03-04 浏览量:2519

摘要:项目化学习中国建构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育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能力。本文基于这一领域的新进展,探讨了在素养视角下理解创造性问题解决,提出日常问题、学科问题、跨学科问题、跨领域问题的划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四类项目中重点培育学生的微c、小c,并让学生经历模拟专家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而基于我国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形成指向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的整体框架。

关键词:创造性问题解决    项目化学习   中国建构

 在国际比较中,中国学生往往被认为基础扎实,但是在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不足,甚至是“短板”。中国的基础教育也被认为更注重知识掌握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对包括创造性在内的21世纪技能关注较少。有鉴于此,在当下中国的教育情境中,项目化学习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补足中国教育的这块“短板”,通过不同课程领域中多样的项目形态,让学生拥有真实的问题解决经历,成为积极的行动者,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创造性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要能引导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指向这一方向。

 一、    什么是创造性问题解决

吉尔福德(gilford)早在30多年前就宣称,创造性是全面意义上的教育关键,也是人类最严重问题的关键。在今天这样一个变动不居的人工智能时代,创造性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人是否能够创造性地思考,产生尽可能多的新颖方案,因地制宜地筛选适切的方案,成为区别人与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创造性往往和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共同促进个人认同、学业成就、未来职业成就和社会参与。如下从心理学和教育领域中的素养两个角度来探讨“创造性问题解决”,并提出我们的界定。:

(一) 心理学视角下的创造性问题解决

创造性和问题解决具有极大的共通性。综合已有的文献,创造性问题解决creative problem solvingcps有三种不同的关系定位:创造性问题解决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作为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组合结构;以创造性为主,与常规问题解决相对,主要是指陌生而新异的问题情境。

(二) 素养视角下的创造性问题解决

素养视角下的创造性问题解决呈现出比心理学视角中更为宽泛的理解,表现为当我们在进行指向学生素养培育时,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带有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特征,这是一种在不同情境中迁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奇泽姆(chisholm)认为,素养有两个要素是必不可缺的:第一,应用自己的所知完成特定的任务或问题;第二,有能力在不同的情境间进行迁移。

(三)我们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理解

综合上述的观点,我们形成了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理解:第一,关键在于形成要培养学生怎样的创造性的认识。第二,创造性问题解决是有思维模型的。第三,创造性问题解决与素养导向的学与教的变革是一致的。

二、    义务教育阶段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定位

如果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核心在于对创造性的理解,那么,在义务教育阶段,创造性重点应该发展什么,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培养?关于这个关键问题,我们综合当前国际上关于创造性的前瞻性的理论和pisa2021的测评框架,分别从三个视角来探讨义务教育阶段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意味着什么?

(一)纵向发展视角: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重点发展怎样的创造性?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秉持的理念是认可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性。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发展指向学习领域的微创造和解决日常问题的小创造。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不应该追求专业创造,但是要让学生有类似的模拟体验。

(二)横向领域视角:哪些学科/领域更能培养创造性问题解决

在回答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怎样的创造性的时候,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回答:创造性的培养是要在每个学科中独立培养,还是要单独开一门课培养,还是要综合几门课程来培养?学生在科学学科的创造力,是不是可以迁移到语文学科?学生学会了创造性地创作故事,是否可以迁移到创作科普文中?

在这些问题中,集中反映了创造性领域的一个争论点:创造性是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巴尔和考夫曼(baer &kaufman的创造力游乐园理论(the amusement park theoretical model of creativity, apt),综合探讨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争议是因为大家探讨的域(domain)的层级不同。他们提出创造力的四层级,兼具领域特殊性和一般性。

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上,我们形成如下的一些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创造性基于某些不可变的先决条件,但可以培育更适合创新的氛围。义务教育阶段创造性的培养可以在日常的“小任务”和体会领域创造性的“大项目”之间寻求平衡。要让学生在多个领域中都有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潜能的机会。

(三)个体微观到社会文化的宏观视角:创造性问题解决是个体的还是合作的?

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上,我们形成如下的一些理解:将合作作为创造性培育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合作创造力的产生来自同伴之间的反思性的互动。

三、    指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项目化学习的建构

在中国课程方案的框架结构中,如何形成能够培育和呵护创造性的项目化学习框架,是我们在这一部分需要探讨的。为什么项目化学习是培育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重要载体之一?指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项目化学习领域有哪些?基于学校课程类型的项目有哪些?如何提出一个整合的框架。

基于上述的论述,我们可以进一步形成整个地在素养导向下,指向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的框架。这个框架贴合中国课程的实际框架,同时又为创造力的提升留出了空间。这个框架的建立体现了如下三个重要的原则:第一, 指向能力导向的育人目标。第二, 基于国家课程结构。来自不同领域的问题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进入课程领域,都适合进行创造性问题解决。第三, 引发学与教的变革。

 

project-based learning towards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 framework for chinese construction

xia xuemei

abstractone of the important mission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china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capabiliti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gress in this field, we discussed how to understand cp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tencies”, and pos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problems as daily problems, discipline problems, interdisciplinary problems and transdisciplinay problems. we discussed how to cultivate the mini-c, little-c and let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simulating process of pro-c, and then the whole framework of pbl aiming to cps based on the current school curriculum is developed.

key words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    project based learning   chinese construction

 

参考文献:



臧莺.(2012).创造力是中国学生的“短板”——时报专访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j].基础教育论坛,(08):37-38;朱小虎. (2016).基于pisa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傅冰.(2005).从中美教育比较的视角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思想·理论·教育,(20):51-54.

guilford, j. p. (1967). creativity: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1), 3–14.

barbot,b.,&heuser,b.(2017).chapter 5– creativity and identity formation in adolescence: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creative self, 87-98. 

chisholm l.(2005). bridges for recognition cheat sheetproceedings for the salto bridges

for recognitionpromoting recognition of youth work across europe[r]. salto-youth inclusion resource center3–12.

baer, j., & kaufman, j. c. (2005) . bridging generality and speci- ficity: the amusement park theoretical ( apt) model of cre - ativity. roeper review, 27, 158-163; kaufman, j. c., & baer, j. (2005) . the amusement park theory of creativity. in j. c. kaufman & j. baer ( eds.) , creativity across domains: faces of the muse (pp. 321-328) .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蔺素琴,申超男,段海军,胡卫平.(2016).创造力的领域性研究进展:从对立到融合的转向[j].心理与行为研究,14(03):426-432.

手机扫码分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