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九游官网网页版

九游九游官网网页版官网网页版首页 >> 一家之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要精神解读与热点、难点探析

撰稿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0-11-01 浏览量:748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要精神解读与热点、难点探析
胡瑞文 研究员
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总体战略调研组组长

关键词:主要精神解读热点难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于2010年2月28号正式出台,这次《纲要》制定工作前后历时一年半,汇集诸多专家,我有幸参与其中的调研和起草工作。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希望将《纲要》文本起草过程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介绍给大家。

一、文本的制定过程

(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制定《纲要》作为本届政府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纲要》的制定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领导小组组长,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共有教育部、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人事与社会保障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部等14个部委级单位参与了《纲要》的制定工作。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兼任工作小组组长,教育部长担任工作小组副组长,《纲要》的起草工作由刘延东同志代表领导小组主管。十四个部委的副部长担任工作小组成员。
温总理对《纲要》的起草自始至终非常关心,他说: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不是财富,而是人才,是全民的素质、知识、能力和道德;《纲要》既要反映国家的意志决心、战略眼光和思路,又要让人民看到希望,增强对中国教育的信心。《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全国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本届政府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总理在《纲要》启动前后分别开过多次座谈会,仅在征求意见稿定稿以前的1月底到2月初期间,就在中南海召开了5个座谈会,每个座谈会都长达4个小时,这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总理说:这次规划写的好坏,就看我们能不能解放思想。《纲要》要写好和改好,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解放思想要贯彻《纲要》制定修改的整个过程。回顾中国教育三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有两个历史性文件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是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小平同志亲自推动的。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国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小平同志在会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要有人才和科技的保障,因此要马上着手制定教育和科技两个决定。半年多以后党中央就发布了1985年的《决定》,《决定》中提出了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提出了要改变传统的“一统二包”的传统教育体制,要放权,即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要发动企业、行业、全社会参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支持教育。这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始。第二个历史性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3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强调加快经济发展要靠科技、人才和教育,其中教育是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要进一步加大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招生考试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都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出了发展民办教育的16字方针。这次制定的《纲要》是对教育改革发展起全局性、系统性影响的第三个文件。过去十多年,教育改革发展得非常好,为在未来十年全面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教育需要提出新的目标与之相匹配。

(二)《刚要》的制定全党全社会高度关注,广泛参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党中央、国务院强调《纲要》的制定要体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发动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群众、全体教育工作者关注《纲要》起草工作。去年年初首次网上征集意见,今年文本征求意见稿成稿以后再次广泛征求意见,从2月28号到3月17号为止,仅教育部起草办公室意见征集组收到的意见建议将近2万条,其中网上帖子1.3万,电子邮件是5千多封,总字数超过1千万字。从参与《纲要》制定的人员情况来看,这次规划调研一共成立了十一个专题组,每一个专题组下面有四个左右的子课题,参加十一个专题调研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有五百多人,参与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的有上万人之多。从《纲要》制定的过程来看,2008年8月正式启动,经过历时半年的专题调研;2008年年底,《纲要》的起草工作在调研报告完成初稿的基础上正式启动。印刷的起草稿大概有40稿左右,其中正式上报给领导小组16稿,这些起草稿也同时发给各省主管教育的副省长、教育厅长,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校长、党委书记,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广泛征求了意见,因此《纲要》的制定工作是全党全社会高度关注广泛参与,到今年2月28号,前后历时一年半。

二、文本的主要精神解读

(一)序言

序言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教育的意义和功能,阐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是教育的历史性成就。我以1993-2008年这15年为例讲讲教育的巨大进展,1993年时,义务教育还没有真正免费,全国适龄少年能够上初中的只有70%,2000年,全国初中毛入学率达到88%,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在本世纪初,又做到了免费义务教育,特别重要的是通过免费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对中西部农村学生免书本费,对贫困学生补贴伙食费。1994年,农村学生能够读完初中的不到40%;2009年,全国义务教育完成率已经达到91%,超过80%的农村学生能够初中毕业。1994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0%,2009年已经接近80%,预计到2012年可达到85%。1994年时的普通高中规模只有600万人,现在规模已达2400多万人;本世纪初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都翻了一番,发展也是非常快。高等教育已经从1994年接近600万人的规模发展到现在3000万人的规模,相当于15年前的5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在13亿的发展中人口大国是了不起的成就,这些都得益于教育的体制改革,因此温总理讲: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三是现阶段教育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有两个不适应:一是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是不适应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国家全面实现小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还是有很多新的任务要完成,因此要制定《纲要》。

四是《纲要》内容的概要表述,这里不重复了。

(二)总体战略

《纲要》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指导方针,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要立足国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即政府和全社会尽最大努力,努力实现教育的基本现代化,但是又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难以实现的目标,还要考虑我们的现实条件,保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纲要》的工作方针是五句话二十个字,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工作方针是今后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南。优先发展是教育在整个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这点是必须讲的。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教育今后一段工作的重点。

《纲要》的战略目标是三句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总体战略目标的主题词,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这样定义的:在2020年,教育发展水平达到目前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有关专家对这个目标曾有不同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有三步走的国家战略目标,小平同志讲过到2050年经济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鉴于此,教育不可能超前三十年,只能讲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纲要》总体战略组的同志认为可以提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一个理由是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现在属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但是我们的教育发展水平各项主要指标现在已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发展已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个理由是小平同志谈三步走的国家战略目标时是依照5%-7%的gdp增长水平,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出当时的预料,小平同志当时谈到前十年翻两番,实际上是按照7%的增长速度,五十年再翻两番,是按照5%左右的增长速度。而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是9%,甚至更高一些。因此按照这样的经济增长水平,我国大约在2030-2035年就能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当然人均收入水平也不是现价的3000美元水平,80年代的3000美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8000美元,我们目前人均gdp现价已经达到3000多美元,估计到2020年可能会达到10000美元,现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界定为6000-10000美元。通过各种测算和模拟,最后确定2020年我们可以在教育方面达到2005年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国际比较的一个核心指标是综合入学率,即一个国家从小学到博士各级学历教育的在校生总数占这个国家6-22岁人口总数的比例,2008年我国的综合入学率是69%,经过测算,根据我们的规划,2020年可提高到83%,现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综合入学率是76%,发达国家是90%。2020年我国三级教育综合入学率可以超过现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捷克、匈牙利、墨西哥等。第二个指标是学前教育毛入学率,现在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是51%,我们提出到2020年毛入学率达到75%,目前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是36%,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是62%,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是75%,其中一些高福利国家达到90%。第三个指标是义务教育完成率。现在我国已经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完成率已经相当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低水平了,2020年估计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以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第四个指标是高中阶段毛人学率。2009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是79.2%,我们提出的目标是2020年达到90%,随着人口的逐年下降,按照现有4600万在校生规模的水平,就可以保证2020年90%的水平。第五个指标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是24%,我们提出到2020年达到40%。学龄人口在逐年下降,2008年的18-22岁的学龄人口是1.24亿,经过测算,2020年该年龄段学龄人口会下降到0.85亿以下。由于下降了4000万学龄人口,即使高等教育保持现有规模,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会净增10个百分点,达到35%。另外,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电大等形式的高等教育现在还没有完全计算在内,或者是打折计算的,现在以学历教育注册的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总规模可能已接近3300万。另外,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电大每年还将增长50万左右。我个人估计,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5%,在校生规模可能达到3800-4000万。《纲要》中提出40%的目标是留有余地的。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这一战略目标起初也是有争论的。有专家认为,学习型社会在发达国家还没有完全做到,而我们在教育经费不足的状况下更不可能达到。我认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标志是每个公民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就能够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一方面可以借助发达的网络技术进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学龄人口的下降,学校可以挤出一部分校舍资源和利用周末、假期时间进行继续教育。另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全社会的事情,不仅仅是教育的事情。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我国人力资源竞争力不仅仅是提高新增劳动力素质,而且对现有存量劳动力的素质也要进行提升。世界公认的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国民教育体系,而不是一次性的教育体系。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一战略也有过不同意见的讨论。调研组对此进行了反证,根据《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我国在2020年可进入科技强国行列。如果我国没有进入教育和人力资源强国,那么科技强国目标是实现不了的。另外,现在正在进行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来,2020年要进入人才强国行列,没有教育做支撑也是无法实现的。我着重讲实证的相关指标,人力资源强国主要有四个指标,一是主要劳动年龄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现在oecd国家是11.5年左右,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是10.5年,2009年我国是9.5年,预计2020年可达到11.2年,即2020年我国将超过目前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二是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oecd国家现在是14年,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是12年左右,我国现在是12.4年,已经接近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三是主要劳动年龄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发达国家现在是26%,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大概是15%左右,我国现在是9.9%,预计到2020年可达到20%,也超过了目前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四是人力资源规模,谈强国还可加人规模的权重,现在美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1700万,印度是1200-1300万,我国现在是接近3000万,世界第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将近1亿,与美国持平,更重要的是2020年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总量大概可达到2亿,到那时要比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高出80%,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届时我们确实可以称为人力资源强国。当然我们还不是人力资源最强的国家,因为在质量上和其他高层次人才的比例上还有缺陷。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实际上这五个内容都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定性指标。对“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解读,《纲要》强调的是教育机会公平,首先强调的是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平,即义务教育公平,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缩小城乡间、地区间的差距,鉴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还不可能把公平扩大到所有教育,只是保障基本的、有限的公平。据统计,现在我国人均教育经费160美元,美国3000多美元,韩国1800美元,世界平均水平400多美元,这是以全口径教育经费统计,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我国现在仅105美元,因此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另外,我国地区之间差异很大,极不平衡。如2008年上海小学生均成本15000元,初中生均成本18000元,高中生均成本26000元,中等职业高中20400元,而全国义务教育的生均投入水平只有上海的四分之一。上海职业高中的拨款是10000元,而有些省拨款仅1700多元,估计2020年还达不到上海现在的水平,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缩小差距还不能做到所有的教育均衡。均衡也不是要千校一面,还要出名校、出名师、出优秀人才,出杰出人才。总之,《纲要》中提“公平”着重讲的是义务教育公平,着重讲区域内义务教育公平。先做到县内城乡同类学校拨款一样,然后再扩大到地级市范围内。经过测算,要做到省内城乡学校资源配置水平相同,全国每年大概要增加1800亿元的教育投入;即使做到地级市范围内均衡,全国每年也要增加900亿元的教育投入。这些都要财政来支付,确实压力很大。因此提出2015年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20年基本均衡。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现在人人有学上的目标已经实现,问题是优质教育短缺。现在我们提的是让所有人接受基本教育,逐步让更多人接受优质教育。但还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接受优质教育。针对这个问题,有的专家提出来在差异不大的区域内实行优秀教师的柔性流动,通过兼职或者指导等形式,这是可以的。但在差异较大的区域实现均衡难度很大,比如广东,实现公平特别困难,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是粤东、粤西、粤北的3-4倍,粤东、粤西、粤北过半人口的生均教育经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全国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二元化社会结构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我觉得这个提法非常好,但是我个人认为,教育如何搞活是个大问题,包括教育多元化、多样化的问题,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改革如何推进的问题,公立学校转制的评价问题等,这些都是有争议的问题,值得在实践中探索。

《纲要》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

德育为先,这是大家一致认同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即要培养学生爱国、爱社会主义、有社会责任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要守法,包括职业道德等。

能力为重。随着教育普及率与学历层次的提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纲要》提出要知行并重,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能力,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六大发展任务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中央国务院文件第一次把学前教育单独作为重大问题提出来,这体现了终身教育,体现了对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高度重视。因为学前教育是正规教育之前的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它关系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期准备。《纲要》中提“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指标是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5%。截至2009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是50.9%,难点在农村学前教育,由于农村居住环境分散、经济困难等原因,农村学前教育的成本很高,2008年全国农祠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仅有36%,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学率也仅有50%多,因此我认为要优先解决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目前,已经达到这些指标的地区可以提出带有自身地方特色的指标。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现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净入学率已达到98%以上,普及是问题.已经解决,关键是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完成率。《纲要》提出来的指标是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现在是9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既有公平的含义,又有提高质量的含义。现在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是还有一部分由于投入、师资等办学条件的问题,九年义务教育还处于低水平状况,甚至在少部分地区还没有达到合格水平的起码要求。均衡首先要解决的是区域内的城乡均衡,然后是省内不同地区缩小差距。“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纲要》强调的任务,因为这涉及到全面发展、涉及到还孩子一个欢乐的童年,涉及到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贴近生活、多培养兴趣和志趣,发挥学生的特长爱好等一列问题。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总体规模上讲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因为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高中阶段入学率还达不到90%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是高中要尽快缓解和摆脱应试教育,但又要面临高考,怎么办?这就涉及到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涉及到课程的多样化。因此我认为高中要提倡多样化,不要都绑到全国统一高考的战车上,没必要全都办文理高中,从全国2万所高中发展出1000-2000所特色高中不影响培养杰出通才,高中的课程没必要规定得很死,学校里也可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班级。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有两个含义:一是办学主体多元化。二是课程多元化。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略)。

5、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办出特色,全面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认为现在高等教育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结构问题,包括高等学校定位问题,高校存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热,一流大学热,造成很多学校丢弃原来的特色,特别是原来单科型、专门型、多科性的理工类大学、财经类大学相当大部分地改做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高度重复设置,结果是扬短避长。二是质量问题,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为企业服务的意识都削弱了很多,部分用人部门在总理座谈会上为此对高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另外,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研究生导师选拔等方面也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因此现在高校如何办出特色、提高为经济社会服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各级教育机构要为终身教育服务,同时要发动企业、全社会参与终身教育,另外我们要充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继续教育,现在学校重学历教育,轻为企业培训服务、为终身教育、继续教育服务,校舍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是一个缺陷。刘延东同志在一次专家座谈会上讲: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国际资源都要充分开发利用。

(四)六大体制改革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考试体制等问题,在《纲要》中是摆在第一位的。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如果高考指挥棒不解决,招生制度不改革,那么基础教育的课业负担、择校问题也无法解决。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仍然是“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这里有体制机制问题、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问题等原因。政府对学校放权不够,现在仍然是政府“包办招生”,校长没有招生自主权。《纲要》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很好的思路,但是由于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大家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说现在唯一公平的就是高考,统一考试统一招生,要下放自主权就会失去最后的一点公平。也有人讲若我们再不进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害了两代人,就更加出不了创新人才,因为学生没有选择学校、专业的自主权,学校没有权利选择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怎么能办得好教育?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即是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要参加高考统一招生?温总理强调,《纲要》主要是给出大的方向,鼓励大家敢于解放思想,勇于改革、试验、探索。因此,我认为考试制度中多元考试、多元招生,以及民办学校的单独招生等方式都可以尝试。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一项重要改革。现代学校制度涉及两方面:一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一是学校的内部关系。国外除义务教育以外的学校,基本上都有董事会或理事会。董事会或理事会由学校的投资者、举办者、用户、企业代表和教师、管理者代表组成,对学校的重大决策进行审议,对校长有推荐权、弹劾权,也是对学校必要的外部约束。仅仅是学校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我认为是不全面的。如果仅仅是给学校放权而没有外部约束,校长权力越来越大,可能行政化倾向更严重。现在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人员有限,如何管理数量众多的高校?我认为形成学校的公共治理模式很重要,成立学校的董事会或理事会,由政府代表、当地的知名人士、行业、企业、社会利益相关单位代表,还有退下来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知识精英,再加上学校的教授代表等组成,形成社会参与学校治理的模式。关于学校内部教育行政化的问题,核心是教育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分配,管理人员和教师教授的权力分配问题。高校出现教授博导要竞争副处长的现象,原因是做了副处长就有了支配资源的权力,可以领导教授,还可以同时做课题、当博导,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但是在国外,学校职能部门是为教授服务的,教授对行政人员有评议权和弹劾权。我认为可采取的办法是教授、博导任行政领导期间,不要申请、承担课题、申报奖项,要切实履行是服务职能,等任职期满以后,可以再去做教授、博导。

办学体制改革。总理谈到民办教育时指出,要废除一切歧视民办学校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办学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公办或民办,还应该有混合性体制,比如国有民营、公民合办等。《纲要》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指出来一些方向,提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教育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实验。联合办学也可以跨地区,也可以公办民办合作,也可以优势学校兼并弱势学校,品牌连锁。北大附中、人大附中在全国办了很多分校,上海也可以去尝试。上海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经验,如何进一步充分利用优势的人力资源、教育品牌为全国服务,值得研究。

扩大教育开放,这次专门作为一章列出。现在中国拥有美国国债8000亿美元,成为全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正在由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另外由于能源、矿产、森林等资源短缺,而支撑制造业大国,需要大量进口资源,每年进口1.5亿吨石油,70%的铁矿石依靠进口,需要应对价格和关税壁垒。中国有2.3亿农民工进城从事第二、三产业,生产出廉价的符合一定质量的中低档产品打向全世界,有几百种商品销量全世界第一。现在我们正在由中国产品走向世界转变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与非洲、拉丁美洲合作,投入资金、技术和管理人员,大量招收当地工人,中国和当地国家的企业合作发展经济。与此相适应的是,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跟出去,教育要培养大批的国际化的、适应在全世界工作的工程师、教师、医生、管理人员、商务人员、翻译等,估计将来会有几百万人走向世界。

(五)四大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激励机制、教师的待遇、教师的社会地位等。

二是保障经费投入。《纲要》提出,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到gdp的4%。但仅仅4%是不够用的,据测算,全国总教育经费要占gpd的7%才能保障目标的实现。剩下3%的缺口必须由全社会来补充,即企业、行业、老百姓共同投资教育。政府这几年从3%增加到3.5%,但是来源于全社会的多渠道教育经费从2005年的1.8%跌到1.3%,企业、行业对教育的投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曾经达到教育总经费的百分之十几,现在跌到不足1%。我们应该提倡学校通过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与社会、行业、企业、个人进行等价交换。另外,民办教育的问题,有人认为民办教育是暴利行业,这是完全错误的。现在全国民办教育积累的总资产超过4000亿元,民办教育既满足了老百姓接受教育的需求,又节省出一部分资金用来再投入,大多数民办教育是在前期外部少量投入的基础上依靠自身滚动发展。现在政府用于各级教育拨款500-600亿元/年,4000亿元相当于国家一年用于各级教育基建的7-8倍,为全国提供了2000多万个可供选择的学位。从数据上进行分析得知,把民办教育当作是赚钱的、谋利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对民办教育要求太苛。民办教育在面临资金、师资等诸多不利条件中如何走出困境?如何能够进入相对公平的环境中与公办学校竞争?这些问题值得研究。

还有两个保障措施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和推进依法治教,不详细讲了。

最后,我谈一下《纲要》的难点,《纲要》中的教育目标普及问题不大,而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扩展优质教育需要很高的成本,因此最大的难点是满足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经费的总需求,仅靠政府财政是肯定不够,财政大约已能满足2/3的需求,义务教育投入的全部责任在政府,缩小城乡、地区、学校间的差距,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都需要大量财政性投入。而高中、大学就必须由家庭分担更多成本。韩国的经验可能值得借鉴,韩国的教育之所以发展快、竞争力强,归因于其从80年代后期开始,教育总经费投入就是超过7%的gdp(政府与全社会投入各占一半),最近几年是7.2%-7.5%的gdp(其中政府投入4.4,全社会投入2.8)。因此我认为《纲要》目标非常鼓舞人心,大家也都认为应该这样做,但是如何使得成本足以支持?如果经费不能足以支持,在提高普及水平、公平和质量的诸多目标中,应该如何进行取舍?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根据作者在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年会上的报告录音整理)

(文见《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年第2期)

手机扫码分享
网站地图